跳到主要內容區
Google Translation -

 

王毓莉

ImgDesc

● 教授   王毓莉

mail 聯絡方式

◇電話:(02)2861-0511# 37621

◆E-mail:ylwang1022@gmail.com

 

●最高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大眾傳播教育碩士

美國堪薩斯州貝克大學大眾傳播學士

 

●請益時間

 →下載時間表 

 

●專長領域
●開設課程      

◇中國大陸傳播研究

◇新聞理論與實務

◇媒體公關

◇傳播理論

◇傳播社會學

◇中國大陸傳播事業分析

◇媒介批評

◇媒體公關

◇傳播企劃與論文寫作

 

●現任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專任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113學年度教學專業顧問團」顧問教授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基金會第七屆監察人

華視電視公司第24屆監察人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節目自律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評選委員會評審委員

 

●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兼任教授(2000~2024)

中國文化大學「校學術倫理委員會」委員(2020/08/01~2021/07/31)

中國文化大學「校教學專業顧問團」委員(2020/08/01~2022/07/31)

中國文化大學「校務發展委員會」學院教師代表委員(2021/08/01~2022/07/31)

國家通訊委員會NCC「廣播/電視評鑑及換照審查諮詢會」諮詢委員(2021/09~2023/08)

台灣藝術大學《藝術學報》編輯委員 (2021/08/01 ~2023/07/31)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研究》(TSSCI)編輯委員(2019/08-2023/07)

中華傳播學會《中華傳播學刊》(TSSCI)編輯委員(2018/08-2020/07)

輔仁大學《傳播文化》學刊編輯委員(2015/03~2023/12)

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視聽傳播》編輯委員(2022/08 ~2024/07)

《南華大學社會科學論叢》編輯委員(2019/08~2023/07)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海外組評審召集人(2015~2024)

科技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評審委員(2011~2023)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社會學門複審委員(2017~2019)

中國電視公司倫理委員會委員(2012/01~2019/07)

中華電視公司自律諮詢委員會委員(2020/03~2020/9)

客家電視台第二屆新聞暨節目自律委員會委員(2018/01~2019/12)

客家電視台第三屆新聞暨節目自律委員會主任委員(2020/01~2021/12)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廣告學刊》編輯委員(2010-2017、2019~2023)

中華傳播學會《中華傳播學刊》(TSSCI)編輯委員(2012~2016)

Technical Committee and Reviewer, ICSHH 2016 Conference(http://www.icssh.org/com.html)

Technical Committee and Reviewer, ICLMC 2016 Conference(http://www.iclmc.org/com.html)

中華傳播學會第八屆常務理事兼副理事長(2010-2012)

中華傳播學會第七屆理事(2008~2010)

NCC第四屆「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諮詢委員(2009-2011)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系主任(2002 -2006)

中國文化大學印刷傳播研究所和資訊傳播研究所兼任副教授(2001~2006)

中國文化大學市政環境規劃研究所所兼任副教授(2003~2010)

世新大學廣播電影電視系兼任副教授(2001-2009)

南華大學《傳播與管理研究》編輯委員(2010-2012)

2021「第47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暨2021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2022「第48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暨2022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評審委員

2007、2014、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評審委員

2007、2018、2019、2020、2023(第21、32、33、34、37屆)「吳舜文新聞獎」評審委員

2012、2013、2015、2016、2022、2024(第11、12、14、15、21、23屆)「卓越新聞獎」評審委員(2024卓越新聞獎評審團主席)

2018~2024中國日報香港分社「大學新聞獎」評審委員

2020、2021、2022「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評審委員(2021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評審團主席)

2010~2016(第15~19屆)「兩岸新聞報導獎」評審委員

2008年新聞局廣播「金鐘獎」評審委員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戒菸專線服務中心指導委員

行政院衛生署醫療數位學習網規劃推動小組委員

出版品評議委員會委員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觀點》主筆群之一

復興廣播電台節目審聽委員

台北電台節目企劃書審查委員

銘傳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暨傳播管理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專、兼任講師

財團法人台北市開放空間基金會企劃研究員

HONPAC國際企業集團CIS專案規劃執行

新光集團少東吳東昇先生之媒體公關顧問

中國廣播公司亞洲之聲「白手起家」節目企劃製作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系研究助理

中時晚報採訪組記者

●期刊論文

 

  1. 王毓莉(2024/02)。〈台灣大學教師在陸生參與課堂中之教學策略初探〉,《中國廣告學刊》(已接受,預計2025年出版)。
  2. 王毓莉(2024/07)。〈歌唱綜藝節目的政治經濟分析:以芒果TV《聲生不息.寶島季》節目為例〉,《南華社會科學論叢》,嘉義,第16期,頁1-40。
  3. Yu-Li Wang and Luc Chia-Shin Lin (2024).  COVID-19 and Online teaching: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encounter Taiwanese Teachers. Compare-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20. Published online 14 February 2024, DOI: 10.1080/03057925.2024.2314018
  4. 王毓莉(2023/12)。〈中國大陸新聞傳播赴台交流陸生對台態度與涉台新聞媒體識讀之影響分析〉,《傳播管理學刊》,24(2):1-32。
  5. 王毓莉(2023/01)。〈理想與現實的拉鋸:中國大陸共建新聞學院政策下教師的抗拒分析〉,《傳播研究與實踐》(TSSCI),13(1):185-220。
  6. Yu-Li Wang and Luc Chia-Shin Lin (2023).  Is involvement effective? The influence of exchange programs on mainland China communication major exchang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Taiwan.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7(2), 316-335. doi: 10.1177/10283153211031042
  7. 王毓莉(2021)。〈中國大陸新聞傳播教育發展之新方向:對於共建新聞學院的考察〉,《2020數位傳播-賽博光廊暨飆心立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9-133。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ISBN 9789860601831)。
  8. 王毓莉(2020/07)。〈夾縫中求生存:中國大陸社群媒體治理下的抗拒策略〉,《傳播研究與實踐》(TSSCI),10(2):85-114。
  9. 王毓莉(2018/12)。〈高校生新聞資訊接受之研究:以上海 211工程高校為例〉,《傳播管理學刊》,19(2):1-36。
  10. 王毓莉(2018/11)。〈臺灣四大報新聞記者勞動環境與績效管理之研究〉,《國際新聞界》(CSSCI),北京,40(11):38-56。
  11. 王毓莉(2018/06)。〈中國大陸報業記者新聞勞動與績效管理之研究-以都市報與晚報為例〉,《傳播管理學刊》,19(1):63-93。
  12. 王毓莉(2018/03)。〈余紀忠時期“時報系”出走精英之研究〉,《新聞記者》(CSSCI),上海,421:23-36。
  13. 王毓莉(2018/03)。〈市場化媒體新聞專業主義表現之研究-以中國大陸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為例〉,《中國廣告學刊》,台北,23:70-92。
  14. 王毓莉(2017/01)。〈中國新聞傳媒的組織場域、領導風格與文化:以《南方周末》與《南方都市報》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TSSCI),7(1):207-239。
  15. 王毓莉(2016/12)。〈臺灣四大報即時新聞發展對於新聞專業影響之研究〉,《國際新聞界》(CSSCI),北京,38(12):76-94。
  16. 王毓莉(2016/11)。〈電視節目工作者對於置入性行銷的抗拒策略—以臺灣地區綜藝談話類節目為例〉,《現代傳播》(CSSCI),北京,11:82-88。
  17. 王毓莉(2015/09)。〈從中共主張網路空間主權分析新時期意識形態的掌控〉,《亞太評論》,1(5):51-66。
  18. 王毓莉(2014)。〈重訪余紀忠時期的《中國時報》組織場域與其領導風格〉,《國際新聞界》(CSSCI),北京,36(8):89-103。
  19. 王毓莉(2014)。〈台灣新聞記者對「業配新聞」的馴服與抗拒〉,《新聞學研究》(TSSCI),119:45-79。
  20. 王毓莉(2013/10)。〈商業壓力下的台灣報業〉,《南方傳媒研究》,廣州,第44:25-134。
  21. 王毓莉(2013/10)。〈臺灣新聞媒體主管在置入性行銷業配新聞中的雙重角色探討〉,《國際新聞界》(CSSCI),北京,35(10):89-103。
  22. 王毓莉(2012)。〈馴服v.s. 抗拒:中國政治權力控制下的新聞專業抗爭策略〉,《新聞學研究》(TSSCI),110:43-83。
  23. 王毓莉、王翔郁(2010)。〈台灣報業兩岸交流與業務合作分析-以聯合報系為例〉,《傳播管理學刊》,11(2):52-79。
  24. 王毓莉(2009)。〈中國大陸《南方周末》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報導之研究〉,《新聞學研究》(TSSCI),100:137-187。
  25. 王毓莉(2009/01)。〈中國大陸「八榮八恥」議題宣傳之研究〉,《廣告學研究》,31:35-64。
  26. 王毓莉(2009/01)。〈初探中國大陸新聞傳播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傳播與管理研究》,8(2):37-80。
  27. 王毓莉(2008/06)。〈中國新聞輿論監督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角度的分析〉,《中華傳播學刊》(TSSCI),13:143-180。
  28. 王毓莉(2008)。〈2007年台灣新聞傳播學術研究分析〉,《國際新聞界》            (CSSCI),北京,159:11-15。
  29. 王毓莉(2007)。〈網路論壇與國家機器的碰撞:從三個新聞事件看大陸網路論壇對公共性的實踐〉,《新聞學研究》(TSSCI),92:37-95。
  30. 王毓莉(2006)。〈解析中共放寬境外媒體採訪限制的政策〉,《展望與探索月刊》,5(1):19-28。
  31. 王毓莉(2005/12)。〈政府運用「置入性行銷」從事菸害防制工作之初探性研究〉,《中華傳播學刊》(TSSCI),8:115-159。
  32. 王毓莉(2005/01)。〈中國大陸駐點台灣記者新聞報導之研究--以《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TSSCI),6(1): 1-49。
  33. 王毓莉(2003)。〈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聞採訪寫作--試論「電腦輔助新聞報導」(CAR)課程之必要性〉,《中國廣告學刊》,8:85-106。
  34. 王毓莉(2002)。〈中共境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研究—以中央電視台第一套與第四套新聞為例〉,《中國廣告學刊》,7:113-138。
  35. 王毓莉(2001)。〈『電腦輔助新聞報導』在台灣報社的應用— 以中國時報、工商時報記者為研究對象〉,《新聞學研究》(TSSCI),68:91-115。
  36. 王毓莉(2000)。〈線上檢索對記者採訪的影響之初探〉《傳播管理學刊》,2(1):41-60。【Online】 Available: http://www.mol.mcu.edu.tw/data/11555.pdf。
  37. 王毓莉(2000/02)。〈台灣記者如何使用網際網路的訊息〉,《新聞記者》,上海,204:8-12。
  38. 王毓莉(1999)。〈中共改革開放政策下的電視體制〉,《傳播管理學刊》,1(1):57-82。
  39. 楊志弘、王毓莉(1999)。〈探討兩岸影視交流的影響因素及其發展趨勢〉,《東亞季刊》,30(4):19-38。
  40. 王毓莉(1999)。〈中共傳播改革之研究〉,《東亞季刊》,30(1):19-38。
  41. 王毓莉(1998)。〈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經營之影響〉,《新聞學研究》, 56:27-49。
  42. 王毓莉(1996)。〈大眾傳播媒介與選舉──以日本與台灣為例〉,《報學》,8(9):164-176。
  43. 王毓莉(1996)。〈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大眾傳播事業之研究〉,《東亞季刊》,27(3):73-95。
  44. 王毓莉(1995)。〈由世界經濟整合理論觀點──初探華人傳播圈形成的契機〉,《共黨問題研究》,21(10):69-81。
  45. 王毓莉(1994)。(曾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成果乙種獎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中共大眾傳播──由意識形機構到第三產業〉,《東亞季刊》,26(2):92-107。
  46. 王毓莉(1992)。〈政治環境變遷對政治宣傳的影響──以中央日報與人民日報海外版為例〉,《報學》,8(6):232-244。

●研討會論文

 

  1. Wang, Yu-Li(2024, October).  Is freedom of speech possible in university classrooms? A case study of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ese classroo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Kore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KCE), Oct. 28- Nov. 1, 2024, Incheon, Korea.
  2. Tsai, Pei-ying and Wang, Yu-Li(2024, October).  A Study of Communication Freshmen Students as SDGs Advocates in Their USR Practice Process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Kore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KCE), Oct. 28- Nov. 1, 2024, Incheon, Korea.
  3. 王台瑞、黃詩音、林福岳、王毓莉(2024年4月)。〈培育GAI新世代傳播人才:跨域整合課程與實踐〉,「AI與傳播創新:高等教育的趨勢與挑戰國際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主辦,4月19日。
  4. Wang, Yu-Li(2023, November).  An explorative study of how the Chines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opinions in Taiwanese classroo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e Asi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2023 ACE), Nov. 26-29, 2023, Tokyo, Japan.
  5. Wang, Yu-Li(2023, May).  Is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classroom possible? A case study of Taiwanese professors encounter students from mainland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4th Asian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Sciences (ACSS2023), May 26-29, 2023, Tokyo, Japan.
  6. 王毓莉(2022年4月)。〈新聞傳播交流陸生對台態度和假新聞識讀之分析〉,「2022年第10屆「新聞的政治、文化與科技」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新聞學系主辦,4月29日。
  7. 王毓莉(2021年11月)。〈中國大陸教師對於共建新聞學院政策的抗拒分析〉,「2021數位時代的傳播產業發展及新聞傳播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主辦,11月25日。
  8. 王毓莉(2020年11月)。〈中國大陸新聞傳播教育發展之新方向:對於共建新聞學院的考察〉,「2020數位傳播-賽博光廊暨飆心立藝學術研討會」,板橋:臺灣藝術大學主辦,11月21日。
  9. Wang, Yu-Li(2020, February). In the name of cyberspace security: the Internet governance in mainland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 Security and Connected Technologies(ICCSCT 2020), February 03 - 04, 2020, Tokyo, Japan.
  10. 王毓莉(2019年11月)。〈中國大陸社群媒體封號與轉世之研究〉,第十屆媒介與環境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主辦,11月23日。【獲最佳論文獎】
  11. Wang, Yu-Li(2019, January).  Study of the "Http 404 " and "Reincarnation" phenomenon under the Internet governance in mainland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MSS-Jan-2019),  January 19-20 2019, Tokyo, Japan.
  12. Wang, Yu-Li(2018, August).  Research on the post-90 students' evaluation of online information and sharing behaviors in Mainland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2018 (11th ICLEI), August 11-12, 2018, Singapore.
  13. 王毓莉(2018年6月)。〈兩岸新聞專業主義流變之探索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18年會「媒體匯流風的再思考」,新竹:中華傳播學會、玄奘大學傳播學系主辦,6月30日~7月2日。
  14. 王毓莉(2018年5月)。〈後真相時期新聞資訊接收之研究〉,第七屆新聞的政治、文化與科技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新聞學系主辦,5月23日。
  15. Wang, Yu-Li(2018, April).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evaluating the journalists in the market-oriented newspapers from mainland China .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forum for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SED-April-2018), April 20-21, 2018, Tokyo, Japan.
  16. Wang, Yu-Li(2018, Jan).  Issues of the news flow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SER- 3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ICESS-2018), Jan 27, 2018, Hong Kong.
  17. Wang, Yu-Li(2017, June). The application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valuation in newspaper: A case study of the United Daily News Group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ISS 2017), June 27-29, 2017, Kyoto, Japan.
  18. 王毓莉(2017)。〈台灣四大報的新聞勞動與績效管理之研究〉,第9屆傳播與發展學術國際研討會-匯流、行動與無界限,宜蘭:佛光大學傳播學系主辦,5月25日。
  19. 王毓莉(2016)。〈中國南方報業集團新聞專業主義表現之研究-從出走記者的視角探討〉,第11屆傳播管理發展與趨勢學術研討會-數位匯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主辦,6月17日。
  20. 王毓莉(2016)。〈由傳媒發展觀察中國新聞自由場域的流變〉,第二屆兩岸傳播論壇:兩岸新媒體交流,台中: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主辦,6月7日。
  21. 王毓莉(2016)。〈即時新聞:量變造成質變的新聞專業殺手〉,第15屆現代思潮研討會-變遷中的「文化研究」景觀:新媒體科技與網路文化的視野,台中: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主辦,5月27日。
  22. Wang, Yu-Li(2016, April). Exploring the “Nanfang gene” in mainland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nfang newspaper group's exodus elites.  Paper accepted by the 2016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Medias and Culture (ICLMC 2016)., April 11-12, 2016, Osaka, Japan.
  23. 王毓莉(2015)。〈中國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組織場域、領導風格與文化〉,中華傳播學會2015年會「從高雄出發:跨文化與新媒體想像」,台北:中華傳播學會、義守大學傳播學系主辦,7月3~5日。
  24. 王毓莉(2015)。〈「時報系」出走菁英之研究〉,2015年數位創世紀學術實務研討會,台北:白絲帶關懷協會、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主辦,5月1~2日。
  25. Wang, Yu-Li(2015, April). The dual role of TV producers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 project in Taiwan’s discussion oriented talk show.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5 Global Academic Network: Tokyo Conference. Tokyo, Japan.
  26. Wang, Yu-Li(2013, December). The taming and resistance strategies of TV production team workers under the pressure of 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 projects in Taiwan's discussion-oriented talk show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CLC 2013: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ICLC): "Innovative Inquiries and Emerging Paradigms in Languag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December 12-13, 2013,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NIDA),  Bangkok, Thailand.
  27. 王毓莉(2013)。〈台灣新聞主管對業配新聞的馴服與抗拒研究〉,第二十一屆中華民國廣告暨公共關係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行銷傳播溝通的破與立」,台北:政治大學廣告學系主辦,11月8日。
  28. 王毓莉(2013)。〈新聞記者對於置入性行銷業配新聞的馴服與抗拒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13年會「環境變遷下傳媒「公共性」的反思與挑戰」,台北:中華傳播學會、輔仁大學傳播學院主辦,7月12~14日。
  29. Wang, Yu-Li(2013, June). The hidden transcript of Taiwanese journalists under the dilemma between the 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 and the news professional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Sciences. June 6-9 2012, The Ramada Osaka, Osaka, Japan.
  30. 王毓莉(2012)。〈《南方都市報》「網眼版」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之研究〉,「第十二屆新世紀新聞輿論監督研討會」,廣州: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主辦,12月15~17日。
  31. 王毓莉(2012)。〈傳統地方媒體與社群網站合謀下的輿論監督力量〉,中華傳播學會2012年會「跨域與轉型:變動時代中的傳播媒介與互動」,台中:中華傳播學會、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主辦,7月6~8日。
  32. 林志遠、王毓莉(2012)。〈新浪微博中國大陸用戶實名制度下之使用行為及經驗探討〉,「2012年文化創意與傳播科技學術研討會」,新竹: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主辦,6月1日。
  33. Wang, Yu-Li(2012, June). The hidden transcript of Chinese journalists under the dilemma between political control and the news professional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Asian Conference on Asian Studies June 1-3 2012, The Ramada Osaka, Osaka, Japan.
  34. 王毓莉(2011)。〈中國大陸新聞工作者的馴服與抗拒之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會「流行文化與娛樂科技、反思新聞置入性行銷」,新竹:中華傳播學會、交通大學傳播科技學系主辦,7月4~6日。
  35. 王毓莉(2011)。〈服務學習融入整合行銷傳播教學設計之研究:以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會「流行文化與娛樂科技、反思新聞置入性行銷」,新竹:中華傳播學會、交通大學傳播科技學系主辦,7月4~6日。
  36. 王毓莉(2010)。〈馴服v.s.抗拒:建構研究中國新聞輿論監督產製的新取向〉,「從東看、往南走: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暨第四屆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中華傳播學會、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主辦,7月3~5日。
  37. 王毓莉(2009)。〈中國大陸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之研究—以《南方周末》為例〉,「2009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新竹:中華傳播學會主辦,7月6~8日。
  38. 王毓莉(2008)。〈新時期中國宣傳方式的轉變---以「八榮八恥」議題為例〉,「2008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淡水:中華傳播學會主辦,7月4~5日。
  39. 王毓莉(2008)。〈中國大陸傳播研究檢視與新趨勢展望〉,「2008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淡水:中華傳播學會主辦,7月4~5日。
  40. 王毓莉(2007)。〈中國大陸新聞輿論監督的政治經濟分析〉,「IAICS 2007年會:Harmony,Diversit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哈爾濱,中國大陸:IAICS主辦,6月22-24日。
  41. 王毓莉(2006)。〈中國大陸網路論壇對傳統宣傳控制的影響〉,「第三屆傳播管理發展與趨勢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主辦,6月3日。
  42. 吳炳蒼、王毓莉、徐振興(2005)。〈菸害防制訊息之置入效果研究〉,「第十三屆中華民國廣告暨公共關係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廣告系主辦,10月21日~22日。
  43. 王毓莉(2005)。〈初探運用「置入性行銷」從事菸害防制工作之研究〉,「2005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中華傳播學會主辦,7月14~16日。(國健局計畫編號 BHP-93-Anti-Tobacco-001)。
  44. 王毓莉(2005)。〈中國大陸傳媒商業化後宣傳工作之研究〉,「IAICS 2005年會:Modern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台北:IAICS主辦,7月6-8日。
  45. 王毓莉(2004)。〈由新聞記者資訊需求角度探討公關公司網站之設置〉,          「『數位傳播──創新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主辦、新聞局贊助,6月4~5日。
  46. 王毓莉、徐振興(2004)。〈媒體內容呈現菸品訊息之探討-從法規面及行銷面論析〉,「廣告的科際整合─數位時代底下的深化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主辦,5月1日。
  47. 王毓莉、方繼德(2003)。〈政府網站資訊服務之研究—以記者資訊尋求角度的觀察〉,「全球化時代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主辦、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行政院新聞局、富邦文教基金會協辦,11月29日。
  48. 王毓莉(2003)。〈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聞採訪寫作--試論「電腦輔助新聞報導」(CAR)課程之必要性〉,「網際網路時期的新聞傳播教育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寬頻基金會主辦,04月26日。
  49. 王毓莉(2001)。〈兩岸駐點記者新聞報導之分析〉,「『媒體觀點與兩岸關係研討會』暨『第五屆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台北:銘傳大學傳播學院、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10月26日。
  50. 王毓莉(2001)。〈運用電腦輔助新聞報導對新聞報導過程之影響〉,「第三屆亞太地區媒體與科技和社會發展研討會暨展覽會」。北京: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等主辦,11月3日~6日。
  51. 王毓莉(2001)。〈網際網路發展對兩岸新聞交流影響之初探〉,「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九):兩岸三地市場開放與資訊交流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理律法律事務所主辦,5月4日。
  52. 王毓莉(2000)。〈中共境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研究—以中央電視台第一套與第四套新聞為例〉,「200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展望21世紀國際傳播與資訊流通」。淡水: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主辦,11月18日~19日。
  53. 王毓莉(2000)。〈報社記者使用網際網路作為消息來源之分析〉,「展望新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銘傳大學主辦,3月23日。
  54. 王毓莉(1999)。〈網際網路對記者採訪的影響之探討〉,「第二屆兩岸傳播媒體邁向21世紀學術研討會」。中國大陸: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主辦, 10月 30日~11月3日。
 
●專案研究
  1. 王毓莉、蔡佩潁(2023.08 ~2025.07)。《專業委外vs.外行領導內行:政府部門新聞傳播領域委外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2. 王毓莉、林佳欣(2021.08 ~2023.07)。《當兩岸教育遇上新冠病毒:資訊能力、知覺風險、害怕負面評價對於線上教學自我審查之研究》。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3. 王毓莉、林佳欣(2019.08 ~2021.07)。《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新聞傳播交流陸生涉入程度與對台態度之研究》。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4. 王毓莉(2017.08 ~2019.07)。《新時期中國的政府、公知與學子:輿論引導、轉世與翻牆運動之研究》。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5. 王毓莉(2015.08 ~2017.07)。《「兩岸新聞專業主義的崛起、殞落、與重生:制度環境、績效管理、新聞勞動」專書寫作計畫》。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6. 王毓莉(2013.08 ~2015.07)。《兩岸報業菁英出走現象:探索台灣的「時報精神」與中國的「南方基因」》。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7. 吳宜蓁、王毓莉【共同主持人】(2012.08 ~2014.07)。《2003-2013 年兩岸公共關係發展之比較研究--產業發展與理論意涵》。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8. 王毓莉(2011.08 ~2013.07)。《傳播工作者馴服與抗拒間的掙扎:置入性行銷趨力下媒體產製策略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9. 王毓莉(2010.08 ~2011.07)。《馴服v.s.抗拒:中國政治權力控制下的新聞專業抗爭策略》。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10. 陳炳宏、蔡炯青、王毓莉、陳郁宜(2010.04.20 ~2010.09.10)。《臺灣地區民眾大陸資訊閱聽行為》。行政院新聞局研究。
  11. 王毓莉、王翔郁(2009.09 ~2009.12)。《兩岸新聞交流與業務合作之研究-以中國時報及聯合報兩大報系為例》。行政院新聞局研究。
  12. 王毓莉(2008.08 ~2009.07)。《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對中國社會主義民主之衝擊─一個兼具質與量的考察》。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13. 王毓莉(2006.08 ~2007.07)。《中共新聞傳播改革與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1978~2006)》。行政院國科會研究(編號 NSC 95-2414-H-034-005)。
  14. 王毓莉(2004.08 ~2005.07)。《中共傳媒商業化後宣傳工作之危機》。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15. 王毓莉(2004.02.15~2005.2.15)。《菸品資訊與菸害防制的「置入性行銷」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研究。
  16. 王毓莉、楊志弘、張舒斐(2001.07~2001.12)。《中國大陸廣電媒體集團化發展之研究》。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專案研究。
  17. 王毓莉(2002.01)。〈網際網路發展對兩岸新聞交流影響之初探〉,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理律法律事務所編著,《兩岸三地市場開放與資訊交流》,頁87?-119。
  18. 王毓莉(2001.06 ~2001.09)。《兩岸駐點記者報導方向研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案研究。
  19. 王毓莉(2000.08 ~2001.07)。《有效運用網際網路訊息從事新聞報導原則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20. 王毓莉(1999.08 ~2000.07)。《台灣報社記者使用INTERNET作為消息來源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21. 王毓莉(1998.08 ~1999.07)。《中共境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

●專書(含專書中篇章)

 

  1. 王毓莉(2021)。〈傳統媒體、網路媒體與政府治理〉,王信賢、寇健文編《中國大陸概論》(第二版),頁 267-301。台北市:五南。
  2. 王毓莉、王翔郁(2021)。〈中時媒體集團兩岸新聞交流與業務合作之分析〉,郭良文主編《兩岸傳播媒體交流與發展-本世紀初的歷史考察》,頁195-224。台北市:五南。
  3. 王毓莉(2018)。《兩岸新聞場域分析:新聞勞動、績效管理、新聞專業表現》。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獲第45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新聞學術著作獎】
  4. 王毓莉(2010)。《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自由: 一個新聞輿論監督的考察》。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 王毓莉、賴祥蔚主編(2006)。《廣電暨新興媒體寫作的理論與實務(Writing for Broadcasting and New Media)》。台北:五南文化事業。
  6. 王毓莉(2006)。〈有效運用「電腦輔助新聞報導」的技巧〉,頁201-231,王毓莉(主編),《廣電暨新興媒體寫作的理論與實務(Writing for Broadcasting and New Media)》。台北:五南文化事業。

●獲獎記錄

 

2024年國科會「113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24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109、110、111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國科會研究計畫經費補助之獎勵

2023年國科會「112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23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108、109、110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科技部研究計畫經費補助之獎勵

2023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22年科技部「111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22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22年3月中國文化大學頒發107、108、109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科技部研究計畫經費補助之獎勵

2021年科技部「110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21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21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106、107、108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科技部研究計畫經費補助之獎勵

2020年科技部「109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20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105、106、107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科技部研究計畫經費補助之獎勵

2020年中國文化大學全校教學特優教師獎勵(108學年度)

2019年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教學特優獎勵(108學年度)

2019年11月8日專書《兩岸新聞場域分析:新聞勞動、績效管理、新聞專業表現》獲「第45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新聞學術著作獎」

2020年107學年度中國文化大學專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19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104、105、106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科技部研究計畫經費補助之獎勵

2019年科技部「108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19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18年科技部「107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18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103、104、105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案經費補助獎牌表揚

2018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17年科技部「106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17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102、103、104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案經費補助獎牌表揚

2017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16年科技部「105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16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101、102、103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案經費補助獎牌表揚

2016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15年科技部「104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15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100、101、102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案經費補助獎牌表揚

2015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14年科技部「103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14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99、100、101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專題研究案經費補助獎牌表揚

2014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13年國科會「102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措施」獎勵

2013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11年中國文化大學全校教學特優教師獎勵

2010年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教學特優獎勵

2010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09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08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07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08年中國文化大學績優導師表揚

2007年中國文化大學績優導師表揚

2006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05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03年教育部92年資深優良教師獎勵

2001年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2001年中國文化大學頒發87、88、89學年度連續3年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費經費補助獎勵

1994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成果乙種獎助